文涛 (@wentommy) tweeted at 6:08 PM on Tue, Oct 30, 2012: 纽时记者DAVID BARBOZA:工商局的资料对公众开放的,这都是无价之宝啊,但几乎没有中国记者捡起这个利器。财新和21世纪经济报道很优秀,他们是工商局资料的知音。但是中国对高官的报道限制是及其严格的,守着宝山,无法消费,这很无奈。 (https://twitter.com/wentommy/status/263175408583856128) Get the official Twitter app at https://twitter.com/download
Tuesday, 30 October 2012
Monday, 29 October 2012
《纽约时报》如何调查中国公司? / 纽约时报中文网 (October 29, 2012 at 05:02PM)
在中国公众可以聘请律师代为查阅企业工商注册资料。《纽约时报》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有关“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的调查报道。
中国政治体系不甚透明,但公众可以轻易获得公司及财务信息。
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以及旨在吸引外国投资的政策,催生了一系列记录私企及其主要持股者信息的政府机构。这些信息包括相关简历及官方发放的身份证复印件。
正是借助于这一体系,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媒体机构能够申请查阅公司记录。尽管普通公民不被允许接触这些记录,他们可以雇佣律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代为申请查看,查看一个公司的材料的费用从100美元到200美元不等(约合人民币600到1200元)。通过这一程序,《纽约时报》获取了数千页公司材料,以研究温家宝总理的亲属所控制的商业网络。
在许多城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简称工商局)的地方分支机构可以提供在当地注册的公司的信息。
公司材料通常包括了公司的成立地点及日期、法人代表姓名及主要股东名单等相关细节。材料常常还包括了财务信息,例如公司的注册资金。
最近,中国加强了对人们接触公司信息的管制,可能是由于公司诈骗丑闻愈演愈烈,也可能是因为媒体对政治领导人亲属所持财富的调查,其对象包括了原中国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亲属。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一直都很难从北京的工商局获取公司信息。
然而,多数信息仍然可为公众获得。从去年底开始,《纽约时报》研究了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及其他城市获取的公司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纽约时报》追踪了温家宝总理亲友的关系网。在过去的十年里,常常在富商的帮助下,他们构建了一个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商业帝国。
via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2/10/29/c29documents/
温家宝家人回应《纽约时报》报道 / 纽约时报中文网 (October 29, 2012 at 04:48PM)
两名中国律师代表温家宝家人在《南华早报》上发表声明,否认温家宝家人拥有“隐秘财富”。声明还说,温家宝其他亲属,及这些亲属的“朋友”、“同事”的一切经营活动均由他们本人负责。
香港——两个自称代理温家宝总理家人的律师发表了一份声明,针对《纽约时报》一篇关于温家宝家人财富报道中的若干方面提出了异议。这种对外国媒体报道直接予以回应的做法在有权有势的中国政治人物家族中还十分罕见。
这份声明周日早上发表在香港《南华早报》(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上。声明称,“《纽约时报》报道的所谓温家宝家人的‘隐秘财富’,是不存在的。”
该声明批评了《纽约时报》文章中的几处报道,并暗示将来有可能会诉诸法律。“对《纽约时报》的其他不实报道,我们将继续予以澄清,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声明称。
《纽约时报》未能直接获得这份刊登在香港报纸《南华早报》上的声明。
该声明并没有对报道进行全盘否认。声明承认,一些家庭成员活跃在商界,而且“一切经营活动均由他们本人负责。”
该声明对温家宝母亲持有资产的报道提出争议,但却没有回应报道的统计。根据报道的统计,温家宝的一些亲属掌控着至少27亿美元(约合170亿元人民币)资产。
《纽约时报》女发言人艾琳·墨菲 (Eileen Murphy)对该报道表示有信息。她在一封邮件中写道,“我们坚持我们的报道,我们对这篇报道感到无比自豪,《纽约时报》一向以高质量调查性报道著称,这篇文章即是一例。”
这份律师声明的发表是中国高层官员家属的一次不同寻常的举动。6月下旬,彭博社(Bloomberg News)曾发表一篇文章,列举副主席习近平家庭房地产和其他资产的情况。习家对此并没有进行公开回应。
《南华早报》刊登的这份声明作者署名为白涛和王卫东,他们分别是君合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和国浩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管理合伙人。
周日这两名律师办公室的电话都无人接听,王卫东也没有对一封采访邮件进行回应。
这份声明否认了《纽约时报》关于温家宝母亲杨志云名下五年前价值1.2亿美元的投资的报道。声明称,“温家宝的母亲除了按规定领取的工资/退休金,无其他任何收入,也无其他任何财产。”
《纽约时报》查阅的公司登记记录显示,2007年,温家宝90岁高龄的母亲通过投资工具,持有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价值1.2亿美元(约合7.5亿元人民币)的股份。从政府监管文件中找到的登记记录里,有她的签名以及政府颁发的身份证。
温家宝家族的声明还表示,温家宝家人有的没有从事经营活动,有的虽“从事过经营活动但没有从事任何非法经营活动,没有持有任何公司的股份”。
声明称,温家宝本人没有参与那些活动。声明写道:“温家宝从未在家人的经营活动中起任何作用,更没有因家人从事经营活动对他制定和执行政策产生任何影响。”
《纽约时报》的文章并未指任何人存在非法经营,文章还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温家宝聚敛资产。文章还说,没有证据表明温家宝曾亲自干预,帮助家族成员投资。文章指出,在中国,国家在经济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作为总理,温家宝监督着众多政府官员,这些官员的决策可能会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命运起着重大作用。
周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批评了这一报道。他说:“有关媒体的报道抹黑中国,别有用心。”
《纽约时报》于周五发表了该文的英文原文,并在三小时后发表了英文报道最后定稿的中文译文。在中文发表前,中国政府即迅速阻断了中国大陆对《纽约时报》中英文网站的访问。但有迹象显示,很多中国人还是利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看到了该文。
香港的新闻媒体也对这篇有关温家宝家族资产的文章进行了大量报道,这些媒体在中国内地拥有广泛受众。
via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2/10/29/c29wen/
传中国驻美大使日前曾上门施压纽约时报 要求”温家宝家族财富报道”撤稿 弄巧成拙 / 墙外楼 (October 28, 2012 at 02:30PM)
中共阻止揭露溫家寶家族財富報導發表的內幕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夏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6日用生硬的言辭攻擊了指紐約時報,因為紐約時報前一日發表長篇調查報導,揭露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家族的財富內幕。在發言人口中,任何專業的揭露中共高官的報導,都是「抹黑中國」、「別有用心」。
顯然,這沒有任何說服力。只是告訴大家,中共不但不允許自己國家的媒體監督官員,也不接受西方媒體對中國官員的批評報導。
「真正的災難還不只是發言人的官話,而是在私底場合下,中共外交官常常也表現生硬。」一位熟悉中共外交運作的人士對明鏡網說。
最新的例證是,中共駐華盛頓大使館和駐紐約總領事館的官員,給紐約時報施加壓力,結果反而激起紐約時報報導溫家寶事件的熱情。
消息靈通人士對明鏡網說,中共駐美大使張業遂周三前往紐約時報,強硬地向紐約時報高層宣示了六點,目的在於阻止揭露溫家寶家族財富的報導發表。
「這位大使可能不知道紐約時報成為偉大報紙的歷史,她曾經無數次抗拒了來自白宮的壓力,包括拒絕聽命於總統。」接近紐約時報的人士對明鏡網說。紐約時報回應中共外交官的是,在張大使施壓的第二天,關於溫家寶家族擁有170億人民幣財富的長篇報導發表了,「如果沒有來自中共外交官的壓力,也許這篇報導不會這麼快發表。」
在漫長的調查溫家寶家族財富的過程中,紐約時報曾多次要求溫家和中國政府能回應一些問題,顯然,紐約時報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中共官員擅長掩蓋真相,不習慣應對專業媒體的釆訪要求。
相关日志
- 2012/10/28 -- 《纽约时报》面对压力,拿出了勇气 (0)
- 2012/10/26 -- 中国外交部称关于温家宝总理家族拥有巨额财产的报道纯属污蔑 (1)
- 2012/10/26 -- 《纽约时报》因披露温家宝家族庞大财富被屏蔽 (0)
- 2012/10/28 -- 大棋派:种种迹象表明,关于温家宝家族的事情,2008年中美双方曾经有过成功的沟通 (0)
- 2012/10/28 -- 法广:台湾媒体指“温炸弹”或为保薄者最后一击 (0)
- 2012/10/28 -- 泛华网内幕:胡锦涛背后操盘打击温家宝 (1)
- 2012/10/28 -- 明鏡獨家:溫家寶四點回應,溫家將發聲明 (0)
- 2012/10/28 -- 《明报》就纽时的报道:温家宝家人委托律师发表声明 (0)
- 2012/10/28 -- 法广:温家宝家人财富风波:调查与反调查令人眼花缭乱 (0)
- 2012/10/27 -- 英媒:温资产曝光将冲击中国政局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9048?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明鏡獨家:溫家寶四點回應,溫家將發聲明 / 墙外楼 (October 28, 2012 at 01:48PM)
明鏡新聞網記者 夏羲
北京消息靈通人士告知明鏡網,溫家寶總理的家人將在近期發表聲明,回應25日《紐約時報》對其家族擁有170億財富的長篇報導。
北京消息人士對明鏡網稱,溫家寶看到《紐約時報》的報導後,對其身邊親近人士做出四點回應,其要點是:
——他的家人沒有從事任何不合法的商業行為;
——《紐約時報》披露他們家族擁有170億人民幣根本不存在;
——凡有關的家人都應該就此公開澄清,並接受工商、財務和司法的調查和審計,並承擔責任;
——其他親屬、「朋友」、「同事」應該對他們自己的商業服務,承擔責任。
據悉,溫家寶的家人將會對《紐約時報》的長篇報導,做出公開說明。但是爲了不影響將於下星期將舉行的中共十七屆七中全會和隨後舉行的十八大,溫的家人將在十八大之後,針對《紐約時報》長篇報導逐條做出更詳細的回應。
溫的家人對其財富的合法性,具有充分的信心
知情人士指出,明鏡網較早前說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收取交易總金額的20%傭金,並不完全精確。他和團隊收取的是管理基金利潤的20%,而這是該行業的正常行爲。
《紐約時報》10月25日發表長篇報導,披露溫家寶的家族擁有170億人民幣的財富,在全球媒體引起反響,也迅速在中國大陸互聯網上流傳,儘管網管採取多種措施嚴密屏蔽、封鎖。
明鏡新聞網此前獨家披露,溫家寶和家人將會針對《紐約時報》的報導做出公開澄清。中國政治觀察者何頻說,「如果溫和家人真能如此,那將是中共十年來最有意義的事情,將會把中國政治提升到完全不同的新的境界。」
何頻指出,過去十年來, 由於中共中央宣傳部完全扼殺中國正常的新聞報導、輿論監督,同時,中共的貪污腐敗達到人類有史以來從來沒有過的範圍、規模和深度,致使民衆對任何中共官員都沒有任何信心,他們相信所有關於官員腐敗的傳聞,甚至認爲真實情况只會更要嚴重,使得中共政權毫無信譽可言。
鑒於此,何頻認爲,中共任何在體制內提出的所謂“改革”舉措、下達的“改革”指令,都變得毫無意義。但是,如果溫家寶真的敢於面對媒體、敢於接受審計、敢於公布家産,他將是中共歷史上啓動政治改革的第一人,他個人的努力、犧牲,比多少次空喊“普世價值觀”、比拿出任何紙上談兵的政治體制改革方案,都更有力。
《紐約時報》關於溫家寶家族擁有170億財富的報導,無情地摧毀溫家寶長期以來注意樹立和維護的形象,然而也同時給了溫家寶一個最好的澄清機會。過去數年 來,來自黨內外、海內外指責批評溫家寶的聲浪一直不斷,甚至傳言他的家族是中國最富家族,家産遠遠超過《紐約時報》披露的數字,高達300億、500億,甚至更多。
北京政治觀察家對明鏡網說,溫家寶這次必須回應、澄清,以回復清白,否則他就會以中共歷史上最大貪官的形象在青史留名,而這對中共的形象也是一個毀滅性衝擊。
何頻說,中共政改,要改的其實就是中共自己、是中共利益集團。政改最關鍵的,不是任何體制設計,而是中共領導人自己做出努力、做出犧牲。這件事對中共的考驗,超過薄熙來、王立軍事件。如果這一次溫家寶總理能够面對《紐約時報》、面對明鏡網或國內外任何媒體做出澄清,公開其家産,即使遭到質疑,這種行爲本身,就比他過往所作的一切、所說的一切,更值得讚揚,就將證明 他確實是一個改革家。
明鏡網將密切關註此事進展,及時做出翔實的報導。明鏡也願爲各方面人士,包括支持溫家寶和質疑溫家寶的人士,提供辯論的平台。
相关日志
- 2012/10/28 -- 《纽约时报》面对压力,拿出了勇气 (0)
- 2012/10/28 -- 传中国驻美大使日前曾上门施压纽约时报 要求”温家宝家族财富报道”撤稿 弄巧成拙 (0)
- 2012/10/28 -- 泛华网内幕:胡锦涛背后操盘打击温家宝 (1)
- 2012/10/28 -- 《明报》就纽时的报道:温家宝家人委托律师发表声明 (0)
- 2012/10/28 -- 法广:温家宝家人财富风波:调查与反调查令人眼花缭乱 (0)
- 2012/10/27 -- 英媒:温资产曝光将冲击中国政局 (0)
- 2012/10/27 -- 《纽约时报》:如何获取温家宝财产信息? (0)
- 2012/10/27 -- 法广:温家宝家人敛财报道解读 (1)
- 2012/10/27 -- 明鏡獨家:溫家財富新聞關鍵人物反駁紐約時報 (2)
- 2012/10/27 -- 大紀元:薄熙來緊急送審 《紐約時報》報「溫家寶家族財產」的背後 (2)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9028?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法广:温家宝家人财富风波:调查与反调查令人眼花缭乱 / 墙外楼 (October 28, 2012 at 01:44PM)
作者:瑞迪
2012年中国的政治生活可谓波澜迭起,而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家人聚敛财富的调查报道,更在距离中共18大召开只有两周之际,使得中国当局全力保证政权换届接班顺利的努力再次陷入被动。尽管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已经以一句“抹黑中国,别有用心”来驳斥相关报道,中国网络也增添新的敏感词,在中国网络上将民间舆论强制于无声,但由此引发的风波却在海外舆论平台上继续发酵。
处在风波中心的话题首先这则消息的真实性。就在纽约时报发表调查报道之前,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和多家英美主流媒体都收到了于温家宝不利的揭发材料。但鉴于今年中国政权高层权力斗争激烈的形势,大部分媒体都采取了谨慎而行的做法。但纽约时报的报道源自该报的调查,该报在国际独立媒体间的公信力使得此前被认为是缺乏依据的传闻有了更多的说服力,在舆论中引发更多的关注。
就在纽约时报调查报道发表后的第二天,以披露中国政坛内幕见长的海外中文媒体明镜出版就以独家专访对纽约时报的报道提出质疑。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称,在查阅了1992年至2012年有关公司和监管机构的记录以及有关公司资产资料之后,发现温家宝的家人,包括他的母亲、儿子、女儿、弟弟,在温家宝任总理期间变得相当富有,至少累积了27亿美元财富;而该项调查所核查的27亿美元资产中,大约80%是由温家宝的母亲、弟弟、弟媳、温家宝妻子的两名兄弟、温家宝的儿媳及亲家等人持有。
但明镜网独家专访了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中提到的一个关键人物:段伟红。段伟红泰鸿公司的创始人,而纽约时报认为泰鸿公司是温家宝家人持股的投资平台之一。
根据明镜新闻周五晚发布的新闻稿,段伟红向明镜网表示,纽约时报的报道断章取义,温家宝的家人其实只是相关股权的代持人,而且,自2008年以后,所有股份都最后回到了她个人名下,温家宝的家人实际上没有从中获得过任何利益。段伟红解释说,她创立的泰鸿公司,注册地是温家宝的故乡,而她个人当初不想在媒体上出名,因此,请公司的人委托一些其他人代持她自己的股份,以便隐藏自己的持股规模。段伟红向明镜新闻重复了纽约时报报道中的说法,那就是她个人只是在纽约时报的调查过程中,才知道公司找到的代持人与温家宝有亲属关系。而她本人也在2008年以后,认为敏感期已过,将所有股份收回自己持有。
在纽约时报的调查中,段伟红承认她与温家宝的夫人张培莉是朋友,但她向明镜新闻表示,她不认为张培莉像纽约时报报道所说的那样,是“在丈夫步入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后,她那些利润丰厚的钻石生意才变得异常成功”。她还向明镜新闻表示,据她所知,温家宝的夫人根本不做珠宝生意,根本不是个生意人,她就是做鉴定,是鉴定专家,属于专业技术的。而温家宝对夫人的事业也不知道。对于是否有人会在珠宝生意上特别找张蓓莉帮忙,段伟红对明镜网的回答是:“不可能”。
在明镜新闻之外,海外中文媒体《博讯网》周六也发表未署名文章,称博讯驻北京记者为此进行查证后,发现纽约时报报道中关于温家宝家人拥有财富的27亿美元中,有22亿美元(81%)存重大疑点。这22亿美元恰恰是来自段伟红的泰鸿公司的资产。博讯网这则报道指出,疑点在于段伟红到底有没有为温家宝家族代持股份。这篇文章认为,“泰鸿公司的22亿美元的价值,和温家宝家属并无关系,至少是无法核实的。”博讯网这则报道还由此及彼,指出“如果这22亿美元存疑的话,另外的5亿美元是否也有疑点呢?”
如果说此前不少媒体针对有关温家宝家人敛财致富的传闻,怀疑是幕后的政治权力争斗的话,纽约时报的调查与迅速尾随而至的反调查目前也仍然让人难以理出头绪。但围绕相关的媒体报道,却也再次暴露出中国当局与独立媒体间的矛盾。
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发表之后,中国网络再起屏蔽城墙。不仅纽约时报网站已无法登陆,纽约时报4个字成为敏感词,而且,就连仍然身为一国之总理的温家宝的名字,如果在新浪微博上输入搜索,也会不无讽刺地出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字样。
纽约时报的发言人周五已经对其中英文网页在中国大陆遭到屏蔽做出反应,希望中方尽快恢复网站浏览运作。纽约时报一名着重与读者互动的评论员当天发表长篇文章,透露,事实上,纽约时报记者在发表相关报道之前,花了一年的时间调查。对于纽约时报网站因此发表这篇敏感报道而在中国遭到屏蔽,并由此而使该报的广告生意遭受损失,这篇评论文章写到,这一事件凸现出媒体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新闻工作与商业利益并不总是手牵手。这位评论员为此采访了纽约时报发行人,询问他网站遭屏蔽以及由此对纽约时报全球发行的影响,这名发行人表示,他对纽约时报地相关报道感到自豪。他表示,在发表前,报社听取了中方的关注,但报社还是做出了发表的决定。纽约时报一名国际新闻编辑也向这位评论员表示,他知道调查在一年前就开始,他希望借此徕试探中国对外国媒体的容忍度。他说,对纽约时报来说,这只是该报调查报道的传统做法。是记者的工作。他同时相信,这一事件正在中国继续发酵,而这对纽约时报的声誉没有任何影响。
随着信息传递手段的增多与发展,中国权力机关也正意识到媒体的作用,利用媒体传播消息的做法也逐渐增多,权力斗争也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媒体而延伸。继纽约时报的报道之后,反调查结果也出现在海外中文媒体,难免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中国官方通讯社当晚宣布对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显然并没能真正转移民众对纽约时报调查报告的关注,也很难说民众对相关报道的真实性确实产生了怀疑。事实上,中国政府每当风浪来临就封锁消息的传统做法,也让已经习惯于这种封锁的读者和网民惯性地得出自己的结论。一名网友就在推特微博上针对外交部发言人反驳纽约时报报道的发言写到:看来是真的了。
相关日志
- 2012/10/28 -- 泛华网内幕:胡锦涛背后操盘打击温家宝 (0)
- 2012/10/28 -- 《明报》就纽时的报道:温家宝家人委托律师发表声明 (0)
- 2012/10/27 -- 温家宝身边的定时炸弹终于引爆 黑材料从哪里来有答案了! (0)
- 2012/10/28 -- 明鏡獨家:溫家寶四點回應,溫家將發聲明 (0)
- 2012/10/27 -- 英媒:温资产曝光将冲击中国政局 (0)
- 2012/10/27 -- 《纽约时报》:如何获取温家宝财产信息? (0)
- 2012/10/27 -- 法广:温家宝家人敛财报道解读 (1)
- 2012/10/27 -- 明鏡獨家:溫家財富新聞關鍵人物反駁紐約時報 (2)
- 2012/10/27 -- 大紀元:薄熙來緊急送審 《紐約時報》報「溫家寶家族財產」的背後 (2)
- 2012/10/27 -- 博讯:纽时炮轰温家宝家族腐败有重大缺陷:81%的金额未核实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9022?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Sunday, 28 October 2012
明鏡獨家:溫家財富新聞關鍵人物反駁紐約時報 / 墙外楼 (October 27, 2012 at 08:12PM)
明鏡網記者范方華
《紐約時報》披露中國總理溫家寶家族坐擁不低於27億美元的巨富,為了迴避公眾目光,其家人的商業交易通常掩蓋在錯綜復雜的股權網絡中,其中一個股權投資平台為“泰鴻”。 泰鴻集團創辦人段偉紅接受明鏡網全球獨家專訪時表示,該篇報導斷章取義,溫家寶家人只是股權代持人,2008年後,所有的股份最後回到了她的名下,溫家寶家人沒有從中獲得過任何的利益。
段偉紅:股權最後都回到我身上
當中國全國上下致力確保中共十八大順利召開之際,《紐約時報》10月25日發表的“中國領導人家庭隱密財富”(Billions in Hidden Riches for Family of Chinese Leader)一文,等於投下了一顆炸彈。
這篇由《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張大衛(David Barboza)撰寫的長篇調查報告,調查了1992年至2012年有關公司和監管機構的記錄以及有關的公司資產資料,發現溫家寶的家人,包括他的母親、兒子、女兒、弟弟,在溫家寶任總理期間變得相當富有,至少累積了27億美元的財富;其家人投資的領域涉及銀行、珠寶、旅遊景點、電訊公司、基礎設施項目等,文章稱,溫家寶親屬的商業交易有時被掩蓋了起來,這些人擁有的所有權與實際運營的公司之間,可能埋了五層控股公司之多。調查所核查的27億美元資產中,約80%是由溫家寶的母親、弟弟、弟媳、溫家寶妻子的兩名兄弟、溫家寶的兒媳及親家等人所持有。
報導點名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平安保險。其實溫家寶的家人與平安保險扯上關係,已經不是第一次。2004年曾爆出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接受平安保險76億港幣的消息,據傳中國首富、平安保險的總裁馬明哲和溫家寶家族關係密切,平安保險在香港上市後,有76億港幣的股份轉到溫雲松的名下。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2004年,溫家寶領導下的國務院解除了平安保險等公司在經營範圍上的限制,之後該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募資了18億美元,公司當下的市值則超了600億美元;溫家寶的親屬和他們的朋友、同事控制的合伙人公司在公開發行之前對平安保險公司進行了投資,並從中獲取巨額利潤。
調查發現,由女企業家段偉紅創立的泰鴻公司,是溫家寶母親與其他親屬持有的平安股份的投資平台。該公司註冊地是溫家寶的故鄉天津,過去10年期間,泰鴻有30多名個人股東,許多是溫家寶親屬及溫家寶夫人張蓓莉的前同事。
段偉紅接受明鏡網獨家專訪時表示,《紐約時報》的文章有很多斷章取義和移花接木的部分,它只是擷取某一段過程並予以放大,而不是從整個來龍去脈來看整件事。
段偉紅解釋,泰鴻持有平安股份這件事,由於當初她並不想在媒體上出名,因此確實讓公司的人找了一些人的身份證、代持過自己的股份,以便隱藏自己的持股規模。 “我的公司曾經使用過一些人的證件,拆分我的股權,但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找的人,按照《紐約時報》的說法,是溫家寶總理的家屬或親戚。”
段偉紅對明鏡網強調,他們本人也不知曉她公司的日常經營與投資行為,至今為止,這些人也沒有獲得過任何的收益和利益。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信任。我信任我們家的親戚。我一直到David(《紐約時報》記者)問我,我才知道。”段偉紅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合法。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2007年是對相關持股進行公開披露的最後一年,該報導統計了溫家寶親屬曾經持有但在2004年至2006之間售出的股票,以及2007年末剩下的股票的總額,並經過外部審計人員的核實,顯示溫家寶親屬手中股票的總價值在當時高達22億美元。2007年後,平安保險的持股狀況沒有再進行公開披露過。
段偉紅對明鏡網解釋,2008年之後,由於過了敏感期,所有代持者都退出她的公司,當最後能進行退出和分配的時候,這些股份最後還是由她來持有,回到她的名下,因此最終的受益權也在她的身上。“但《紐約時報》的記者沒有完全採納我的說法。”段偉紅說。若段偉紅的解釋屬實,則這些當時總價22億美元的股票一分都沒入溫家寶親屬的私人戶頭。
不認識溫家寶本人
根據網上資訊,段偉紅為漢族,清華校友,1968年12月生,中共黨員,凱風公益基金會理事長。1996年至2007年為泰鴻投資集團董事長。2003年至2009年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事。2004年開始為航港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2007年開始擔任凱風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段偉紅與溫家寶同為天津人,1996年成立泰鴻集團,該公司的網頁寫道:“泰鴻集團是一家綜合性控股集團,總部設在北京。集團致力於長期投資,專注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行業和市場。其核心投資領域為創新型房地產項目和高端消費品,重點關注中國市場。”“泰鴻集團在所有投資項目中均占據主導地位。” “集團投資的項目經過嚴格甄選,或出自名門,或獨樹一幟。”
泰鴻集團隨後設立了凱風公益基金會,投身公益事業。段偉紅對明鏡網介紹,她從1996年開始創業,是一名靠自我奮鬥經商的商人,隨著中國這些年的經濟改革開放,她合法經營著自己的公司,從來沒有為誰代持過股份。
據報導,段偉紅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通過自己的泰鴻地產在天津管理著一幢辦公樓與幾處房產,她當時當時還不到30歲。2002年,段偉紅與幾位溫家寶的親戚進行了商業合作,將自己的房地產公司轉換為同名的投資公司。
近年段偉紅靠著在北京物流中心的生意,以及投資中國最大建築材料企業之一——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而致富。2011年,泰鴻將物流公司的53%股權出售給新加坡企業,獲得近4億美元的資金;報導稱,段偉紅與另外幾個商人一直以來都在幫助溫家寶家族。
段偉紅否認自己一直在幫助溫家寶家族。“我本人是一個獨立的、與溫家寶家族沒有任何關係的企業經營者。我所做的所有事都是我自己的事。”
段偉紅表示,自己根本不認識溫家寶本人。“完全是無稽之談。雖然我和他都是天津人,但和他們家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在創業、經商上也都沒有任何關係。”
段偉紅對明鏡網指出,自己1990年代在天津所經營的,是幾處房產的開發,並非如報導所說是管理房產的生意。至於從新加坡公司獲得的近4億美元也不完全正確。“我們實際上沒拿到這麼多的錢,就是一種股份的交換,不是真的拿到現金,而且這裡面還包括很多我們當時投進去的本金,不是獲利。”
對於近年事業獲得很大的發展,從中獲利許多,是因為與溫家寶家族展開合作的關係的說法,段偉紅表示,她與在平安股權上的人並沒有真正的金錢往來,而且她的事業有發展,不應當成個案看待。
“應該這樣講,最難的時候是創業,我創業了六年,最後投資了平安,也是中國過去10年高速發展,不只是我,大家都有目共睹,中國有很多企業經營者在過去10年都跟著高速發展,這是共性,不是個性,不是某一個人的特別。”段偉紅對明鏡網說。
段偉紅坦承她是溫家寶夫人張蓓莉的朋友。“那是2000年後,透過朋友介紹認識的。”但段偉紅不認為張蓓莉有所謂“在丈夫步入中國的最高領導層後,她那些利潤豐厚的鑽石生意才變得異常成功”的情況。
“第一,據我所知,溫夫人根本不做珠寶生意,她根本不是個生意人,她就是做鑑定,鑑定專家,屬於專業技術的。第二,她先生對她的事業也不知道。”對於是否有人會在珠寶生意上特別找張蓓莉幫忙,段偉紅對明鏡網的回答是:“不可能”。
相关日志
- 2012/10/27 -- 法广:温家宝家人敛财报道解读 (0)
- 2012/10/27 -- 《纽约时报》温家宝家族裙带联络图(中文版) (0)
- 2012/10/26 -- 《纽约时报》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温家宝的多名亲属在他任职期间暴富 (2)
- 2012/10/26 -- 紐約時報長文揭露 毀滅性打擊溫家寶 (0)
- 2012/10/27 -- 英媒:温资产曝光将冲击中国政局 (0)
- 2012/10/27 -- 《纽约时报》:如何获取温家宝财产信息? (0)
- 2012/10/27 -- 大紀元:薄熙來緊急送審 《紐約時報》報「溫家寶家族財產」的背後 (2)
- 2012/10/27 -- 博讯:纽时炮轰温家宝家族腐败有重大缺陷:81%的金额未核实 (0)
- 2012/10/27 -- 温家宝身边的定时炸弹终于引爆 黑材料从哪里来有答案了! (0)
- 2012/10/27 -- BBC:“温家宝难以化解外媒引发的公关危机”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99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纽约时报》:如何获取温家宝财产信息? / bbcchinese.com | 主页 (October 27, 2012 at 10:55PM)
via bbcchinese.com | 主页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ese_news/2012/10/121027_ny_times_china_records.shtml
Saturday, 27 October 2012
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 / 纽约时报中文网 (October 26, 2012 at 10:53PM)
目前尚不清楚,以平民总理和改革派形象示人的温家宝,对他亲属掌控的价值逾27亿美元的资产知情多少。这些财富掩藏在错综复杂的投资合伙关系背后。
北京——中国总理温家宝的母亲曾是华北的一名教师,他的父亲在毛泽东时代的政治运动中曾被送去养猪。在去年的一次演讲中,温家宝总理说,他的童年被打上了“穷苦、动荡和饥荒”的印记。
然而,公司与监管记录显示,现年90岁的总理母亲杨志云不仅不再贫穷,而且绝对富裕。记录显示,仅她名下一项对中国一家大型金融企业的投资就曾在5年前价值1.2亿美元(约合7.6亿元人民币)。
没人知晓丈夫已经去世的杨志云是如何积累这笔财富的。但这一过程发生在她儿子被提拔进中国的统治精英阶层之后。温家宝先在1998年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并在五年后出任总理。
《纽约时报》的调查显示,温家宝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他的很多亲属变得极为富有。其中包括温家宝的儿子、女儿、弟弟及妻弟。对公司与监管记录的调查显示,在总理的亲属中,有些人的生意风格十分强势,他们掌控了价值不低于27亿美元(约合17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很多情况下,这些亲属的名字都掩藏在多层涉及朋友、同事、商业伙伴与远亲的合伙企业和投资载体背后。此番财务解析细致而不同寻常地揭示出,在经济高速发展、政府影响和私人财富重叠交错的中国,拥有政治人脉的人物是如何利用自己沟通政商的能力谋取利益。
资料显示,与大多数中国的新企业不同,这个家族的生意不时从国有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包括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其他时候,这些企业得到了一些亚洲最富有的商业巨头的支持。《纽约时报》发现,温家宝的亲属在银行、珠宝公司、度假村、基础设施项目和电信公司中持有股份,其中部分股权是通过离岸机构持有的。
他们持股的对象包括位于北京的一处别墅开发项目、中国北方的一家轮胎工厂、一家曾参与修建包括标志建筑“鸟巢”(Bird’s Nest)在内的一些北京奥运场馆的公司,以及平安保险,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
今年70岁的温家宝,作为一个仍然严重依靠政府带动的经济体的总理, 在为其亲属带来巨大财富的主要行业中拥有广泛的权力。比如,中国公司如果不经过他手下的机构审批,就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他在决定是否批准能源与电信等战略行业中的大型投资项目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
由于中国政府甚少公开自己的决策过程,所以还不清楚温家宝在大多数政策或法规决策中是否施加了影响,或施加了什么影响。但在一些情况下,他的亲属却试图从这些决策带来的机会中获利。
例如,根据基于政府记录进行的估算,他弟弟的公司曾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价值超过3千万美元(约合1.89亿元人民币)的合同与补贴,负责处理一些中国大城市的污水和医疗垃圾。这些合同都是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之后温家宝下令对医疗垃圾处理加强监管之后宣布的。
2004年,温家宝领导下的国务院免除了平安保险等公司所受经营范围上的限制之后,该公司在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募资18亿美元(约合113亿元人民币),其当下的市值超过了600亿美元。而由温家宝的亲属和他们的朋友、同事控制的合伙人公司在公开发行之前对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了投资,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2007年,也就是对相关持股进行公开披露的最后一年,《纽约时报》一份经过外部审计人员核实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合伙人公司持有股票的总价值在当时高达22亿美元(约合139亿元人民币)。
中国平安保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不知晓股东背后投资实体的背景。声明还说,中国平安保险无法获悉股东买卖股份背后的动机。
尽管中国共产党的条例要求高级官员公开自己和直系亲属的财产,但却没有法律法规对哪怕是最高层官员的亲属做出禁令,禁止他们成为交易撮合者或者主要投资人,而这一漏洞实际上让一些人可以打着家族的名号做生意。一些中国人认为,允许共产党领导人的家人从中国长期的经济繁荣中获利,对确保精英阶层支持市场化改革十分重要。
但是,提交给中国监管机构的资料显示,温家宝亲属的商业交易有时被掩盖了起来。其运作方式暗示,他们急切地想回避公众的关注。调查发现,他们拥有的股权通常掩盖在错综复杂的股权网络当中,其所有权可能距实际运营的公司有五层控股公司之遥。
在温家宝母亲的案例中,《纽约时报》通过调查公开记录和政府颁发的身份证,并对三家中国投资公司的所有权进行追踪之后,估算出她在平安保险持有的股份在2007年价值1.2亿美元(约合7.6亿元人民币)。他母亲在平安持有的股票被登记在一家名为泰鸿(Taihong)的控股公司名下,该公司注册地是总理的故乡天津。
这些看上去是在掩饰自身财富的努力显示,围绕着中国精英统治阶层的政治氛围相当紧张,很多人坐拥巨富,却不愿引人注目。6月份,彭博资讯社(Bloomberg News)报道,中国下届国家主席的既定人选、副主席习近平的亲属积累了数亿美元的财产,中国政府随即在国内屏蔽了彭博社的网站。
“高层领导中,没有哪家没有这样的问题,”与温家宝相识20多年的一位前同事在不具名的条件下表示,“他的政敌正在有意泄露这些消息给他抹黑。”
《纽约时报》将调查发现交给了中国政府,并请求置评。中国外交部拒绝回答有关这些投资和涉及总理及其亲属的问题。温家宝的亲属也拒绝置评或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女富商段伟红的泰鸿公司就是总理母亲与其他亲属持有的平安股份的投资平台。段伟红说,这些投资实际上都是她自己的。段伟红是总理的同乡,也是总理夫人的好朋友。她表示,这些股份之所以放在总理亲属的名下,是为了隐藏她自己持股的规模。
她表示,“我在投资平安的时候,不希望被媒体关注,”段女士表示,“所以我让亲戚找了一些人代我持有这些股份。”
她说,自己的公司选了这些亲属作为名义股东,只是一个“巧合”。股权登记过程需要股东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与签名。直到《纽约时报》向她展示了这些投资者的姓名,她一直表示,她不知道这些人和温家宝有亲戚关系。
此次调查的公司与监管记录的时间跨度为1992年到2012年,调查中没有发现温家宝名下有任何财产。从这些材料中无法看出,温家宝是否曾对任何可能会给亲属的财产带来影响的决定进行回避,也不能断定这些亲属是否在投资上得到过优待。
在任期内的很长时间里,温家宝一直被关于其亲属试图利用其职位谋利的谣言和猜测缠身。但截止到《纽约时报》此次调查为止,并没有出现任何关于这个家族财富的详细报道。
他的妻子张蓓莉是中国珠宝与宝石领域的权威人士之一,自己本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女商人。《纽约时报》发现,她通过管理后来被私有化的国有钻石公司,帮助亲属戚将一些少数股权扩充为价值十亿美元级别的投资组合,涵盖保险、科技和房地产行业。
温家宝夫妇唯一的儿子曾将自己开创的一家科技公司以1千万美元(约合6千3百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香港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家族,并利用另一个投资平台成立了新天域资本公司(New Horizon Capital)。相关记录与对银行业人士的采访显示,目前,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之一, 其投资合伙人包括了新加坡政府。
记录显示,总理的弟弟温家宏(Wen Jiahong)掌控着2亿美元(约合12.6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其中包括污水处理厂与回收企业。
作为总理,温家宝阐明了自己是一个平民主义者和改革派的立场。他平易近人,经常接触普通百姓,尤其是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危急时刻。官方媒体将他爱称为“人民的总理”和“温爷爷”。
尽管还不清楚温家宝对自己家族的财富知道多少,但在维基解密(WikiLeaks)2010年公布的美国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外交电文中,有一份电文显示,温家宝对其亲属的商业交易有所了解,且相当不满。
根据这份2007年发送的电报,一名在中国出生并供职于上海一家美国公司的高管告诉美国外交官,“温家宝对家人的活动很反感,但他无力或不愿限制他们。”
中国的钻石女王
在中国的精英圈子里,总理夫人张蓓莉很有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国的珠宝贸易,这一点不是秘密。但《纽约时报》在查阅了公司和监管记录之后发现,只是在她丈夫步入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后,她那些利润丰厚的钻石生意才变得异常成功。
张蓓莉是一名专门研究宝石的地质学家,普通中国人基本上不知道她。她很少和总理一起出行或公开露面。目前几乎没有几张这对夫妇在一起的正式照片。尽管曾和她共事的人说,她喜欢翡翠和精美的钻石,但他们也表示,和其他高级领导人的亲属很像,她的着装通常都很低调,并没有表现得魅力四射,而是宁愿在幕后施展影响。
维基解密公布的美国国务院文件还表明,温家宝曾因张蓓莉在钻石贸易中利用了两人之间的关系而考虑过离婚。台湾的电视台2007年报道称,张蓓莉在北京的一个贸易展上购得了一对价值约为27.5万美元(当时约合200万元人民币)的翡翠耳环。但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透露此消息的那名台湾展商后来否认了该说法,中国官方新闻审查部门迅速封锁了国内对该事件的报道。
一位曾和温家宝的亲属合作过银行业人士称,“在领导层的圈子里,她的商业活动是众所周知的。”这位银行业人士还表示,张蓓莉的办公室致电商业人士也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如果你接到了电话,怎么能说不呢?”
张蓓莉最初得势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她还是地质部的一名监管人员。那时,中国的珠宝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她丈夫在中国的最高领导机构所在地中南海任职时,张蓓莉正在制定珠宝与宝石贸易的行业标准。她协助在北京成立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钻石交易所。这是该行业内权力最大的两家机构。
在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控制着市场,珠宝行业监管部门常常决定着哪家公司可以开设钻石加工厂,谁可以获准进入珠宝零售市场。国家监管部门甚至还制定了规则,要求钻石出售方要为在中国售出的钻石购买鉴定证书,而那些认证书就来自北京那家由张蓓莉管理的国营检验中心。
因此,当卡地亚(Cartier)和戴比尔斯(DeBeers)的主管来到中国,并希望能在这里销售钻石和珠宝时,他们经常拜访人称中国“钻石皇后”的张蓓莉。
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珠宝联合会(World Jewelry Confederation)的主席加埃塔诺·卡瓦列里(Gaetano Cavalieri)已经认识张蓓莉很多年了,他表示:“在中国,她是最重要的人。她就是中外合伙人之间的桥梁 。”
曾和张蓓莉共过事的人说,她早在1992年就开始游走在官员和女商人这两个角色之间了。作为国有的中国地矿宝石总公司负责人,她开始用国有资金投资新兴企业。在1998年她丈夫被任命为副总理时,她正忙着和亲戚朋友一起开办企业。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她经营的那家国有企业投资了数家下属钻石企业。在这些公司当中,有好几家是由张蓓莉的亲戚或她在国家珠宝玉石检验中心的前同事经营的私有企业。
比如,1993年,张蓓莉负责的那家国企帮助成立了北京戴梦得宝石公司,这是一家大型的珠宝生产商。股东名册显示,一年后,她的一个弟弟张剑鸣和她的两名在政府的同事以个人的名义购得了该公司80%的股份。北京戴梦得投资的深圳戴梦得宝石公司则是由她丈夫的弟弟温家宏所控制。
中宝戴梦得是她最大的成功之一。这家企业的出资方包括由她担任一把手的国有企业中国地矿宝石总公司。中宝戴梦得和另外一家由她弟弟张剑鹍管理的国企有生意往来。张剑鹍曾是浙江嘉兴的一名官员,那里也是张蓓莉的家乡。
1999年夏,在达成了从俄罗斯和南非进口钻石的协议后,中宝戴梦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上市,募集到了3.25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司文件,这次募股为张蓓莉的家人带来了大约800万美元(当时约合6600万元人民币)。
尽管她从未被列为股东,但她以前的同事和生意伙伴表示, 张蓓莉早年成立的钻石合伙企业最终成为了一系列企业的核心,她帮助自己的家族和同事获得了那些企业的股份。
《纽约时报》没有发现,温家宝曾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对亲属所投资的钻石公司进行关照。然而,之前的生意伙伴表示,温家宝家族在钻石行业和其他领域的成功往往都得到了富有商人的资金扶持,那些商人试图借此讨好总理一家。
“温家宝成为总理后,他妻子出售了部分钻石相关的投资,转而进入新的领域,” 一名同该家族有过生意往来的中国高管说。 因为怕遭政府报复,这位高管请求匿名。公司记录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群富商轮番买进这些钻石公司的大量股份。出售方通常是温家宝的亲戚,然后,在这些商人的帮助下,他们将所得再投资到房地产和金融等有利可图的项目中。
根据公司记录,富商通常会向由这些亲戚部分控制的投资合伙公司提供会计人员和办公地点。
“当他们合伙成立公司时,”一位和温家成员一起成立过公司的商人说,“张蓓莉留在幕后。这就是他们的模式。”
唯一的儿子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个晚上,总理的独子温云松坐在一个名为“秀”的雪茄吧里,这是一间位于北京柏悦酒店的顶级酒吧。在场的两位客人透露,他当时正喝着鸡尾酒,身边围绕着北京的新贵们。这些人提着名牌包,身着昂贵的西装。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高层领导人的下一代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人称“太子党”。这些人往往持有常青藤(Ivy League)名校的文凭,享受贵宾待遇,甚至能在热门股票发行时以优惠价格获得股票。
在市场准入受到政府严格控制的中国,人们都认为太子党好办事。而近几年,还没有几个太子党像年届不惑的温云松这样有魄力。他的英文名是温斯顿(Winston)。
经过调查温云松的各种投资,并采访了与他相识多年的人士,《纽约时报》发现他涉足的交易领域极其广泛,获利甚丰,这即使是在他太子党同辈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诸如中国移动这样的国有大机构都和他合作成立了新公司。在近些年,温云松还和好莱坞(Hollywood)制片商就融资活动展开洽谈。
苦恼于中国尚无精英级别的寄宿学校,温云松最近雇佣了康涅狄格州的乔特罗斯玛丽中学(Choate)和霍奇科斯学校(Hotchkiss)的校长来负责成立一所位于京郊、投资1.5亿美元的私立学校,这所学校目前正在建设中。
另外,根据公司记录及熟悉其家庭投资情况的人士的陈述,温云松与其妻还拥有珠宝公司、网络公司和动画公司的股份,他们甚至通过非直接的方式,拥有政府鼎力支持的在线支付企业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Union Mobile Pay)的股份。一直以来,他们住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总理官邸内。
一位与温云松经常见面的风险投资家说:“他不会对用自己的影响来办事感到不好意思。”
温云松拒绝接受采访,但他的妻子杨小萌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表示,针对自己丈夫的商业活动的批评并不公平。
“所有关于他的报道都是错误的,”她表示,“他真的已经不怎么做生意了。”
温云松毕业于北京的精英学校,并在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取得工科学位。他后来出国,在加拿大温莎大学(University of Windsor)取得了材料科学的硕士学位,并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 School of Business)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熟悉温云松生意的人透露,他2000年回国后,在五年时间里和别人一起成功打造了三家科技公司。随后他将其中两家公司出售给了香港的企业家,其中包括亚洲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的家族。
经查阅香港与北京的公司注册信息发现,温云松在2000年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优创科技(Unihub Global),提供互联网数据服务,启动资金为500万美元。资金来源于一些关系密切的亲戚与他母亲以前在政府和钻石行业的同事,以及香港第二富有家族的家长郑裕彤(Cheng Yu-Tung)身边的一个人。这家公司的最早客户是一些国有证券公司和平安保险。总理的亲属持有大量平安保险股份。
2005年,他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开始进军私募股权行业,和一群西北大学的中国同学成立了新天域资本公司。公司很快从各方投资者募集了1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人中有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旗下的思佰益控股(SBI Holdings)和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基金淡马锡(Temasek)。
在温云松的领导下,新天域迅速蹿升为私人股本行业的佼佼者,公司在生物科技、太阳能、风能和建筑设备制造领域投资。据思佰益控股,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经向投资者返还了4.3亿美元,相当于逾四倍的获利。
香港行业出版物《亚洲私募股权评论》(Asia Private Equity Review)的主编凯瑟琳·吴(Kathleen Ng)说:“他们的第一个基金就一炮打响。这使得他们可以募得更多资金。”
目前,新天域管理着逾25亿美元的资金 。
然而,温云松的一些交易却给总理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2010年,就在一家名为四环医药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仅两个月前,新天域收购了该公司9%的股权。香港证交所做出裁定,这笔后期投资违反了相关规定,并强迫新天域退回股权。即便这样,该公司还是在这笔交易中获利4650万美元。
不久以后,新天域宣布,温云松已经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运作。他转而加入了国有的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这家公司和中国的空间项目有联系,目前,他已经成为了该公司的董事长。
富豪们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段伟红通过自己的泰鸿地产公司在总理的家乡天津管理着一幢办公楼与几处房产。她当时还不到30岁,拥有南京理工大学的学位。
在2002年,段伟红与几位温家宝的亲戚展开了商业合作,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转换成为了同名的投资公司。这家公司最终使段伟红变得非常富有。
现年43岁的段伟红与总理的关系尚不明朗。在数次采访中,她先是表示,自己并不认识温家任何人,但随后又承认自己是总理夫人张蓓莉的朋友。与其他几位中国企业家一样,在和这些亲属以及他们的关系网中的朋友与同事展开合作后,她的财富规模急速上升。然而她表示,自己和这些人在平安股权上的关系只存在于纸面上,并没有真正的金钱往来。
段伟红与另外几个商人一直以来都在帮助温家宝家族,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关键时刻启动大型项目,以帮助温家宝家族成员设立投资平台,并从中获利。这些生意伙伴里包括6位来自中国各地的亿万富豪。
成立于天津的泰鸿获得了惊人的回报。公司披露信息与段伟红的研究生论文显示,2002年,在平安保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前,泰鸿以6500万美元购得了平安3%的股份。5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值为37亿美元。
随后,通过自己在香港的一家公司,段伟红和两家国有企业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附近购得了一大块土地。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坐落着一个不断壮大的货运物流中心。去年,泰鸿将这一项目中该公司拥有的53%股权出售给了一家新加坡企业,售价为近4亿美元。
《纽约时报》通过查阅公司披露材料发现,这笔交易,连同她对豪华酒店、北京的别墅开发项目,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对段伟红的财富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金隅是中国最大建筑材料企业之一。
通过查阅报表还发现,在过去10年中,泰鸿有着三十多位个人股东,其中很多人要么是温家宝的亲属,要么是张蓓莉的前同事。
其他与总理的亲属合作过的富商拒绝就本报道置评。段伟红强烈否认自己与总理或其亲属存在任何金钱往来,并表示,将平安股票放在他人名下,只为避免媒体关注。“投资平安的钱全是我自己的” ,曾经是平安监事会成员的段伟红表示。“我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
与温家宝的亲属进行合作的另一位富商是掌握着香港集团企业新世界发展公司的郑裕彤(Cheng Yutung)。《福布斯》(Forbes)数据显示,他的身价为150亿美元,是亚洲最大的富豪之一。
在20世纪90年代,新世界正在中国内地为一家专门经营高档珠宝的姊妹公司寻找落脚点。1998年,这家名为周大福(Chow Tai Fook)的连锁珠宝零售企业在中国内地开设了第一家门店。
相关记录与对当事人的采访显示,郑裕彤的手下向背后有温家宝的亲属支持的钻石企业进行了投资。还与这些企业一起,共同投资了一系列企业实体,其中包括生命人寿 (Sino-Life)、国民信托(National Trust)和平安保险。企业披露的报表显示,郑裕彤作出的这些投资现在至少价值50亿美元。连锁珠宝企业周大福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今天,该公司42亿美元的年收入中,60%来自中国市场。
本报未能联系到87岁的郑裕彤。新世界发展公司也没有回复打过去的电话。
对温家宝的影响
2007年冬,就在温家宝开始第二个总理任期之前,他呼吁采取新措施打击腐败,尤其是高级官员的腐败。
“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执行中央关于党政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党内高层官员参加的会议上,温家宝说:“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严格管束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上述讲话,与温家宝较早前推动对公务员实行更严格的财产申报规定,要求高级官员公布家庭资产的行动是一致的。
由于中国共产党并不公布此类信息,并不清楚温家宝是否进行过关于自己家庭财产的申报。尽管如此,《纽约时报》发现的温家宝亲属持有的资产中,很多可能并不需要进行披露,因为那些资产并不是以温家宝,及他的妻子和子女的名义持有的。
《纽约时报》通过调查发现并经由外部审计人员核查的27亿美元资产中,约有80%是由温家宝的母亲、弟弟、弟媳、温家宝妻子的两名兄弟、温家宝的儿媳及亲家等人所持有的。他们都不受中国共产党公开财产的规定所限制。《纽约时报》对相关亲属的中国平安保险持股总规模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得到了审计师的确认。总额包括亲属曾经持有但在2004年至2006之间售出的股票,以及2007年末剩下的股票。在此之后,他们平安保险的持股状况就没有再进行过公开披露。
法律专家表示,估测准确的价值并不容易,因为可能存在一些并不对外披露、指定真正受益者的附加协议。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Columbia University Law School)教授克提斯·米尔哈特(Curtis Milhaupt)曾研究过中国公司架构,他表示:“复杂的企业架构并不一定有阴谋诡计。但在企业所有权和政治权力紧密交织的中国体制之下,壳公司就会放大资产所有人不明、资金来源不明的问题。”
在温家宝的家族所控制的企业中进行投资的人里,有很多长期的商业伙伴、前同事,以及大学同学,其中包括温云松在西北大学的同学于剑鸣,以及温家宝的弟弟温家宏长期以来的同事张玉宏。这些人都没有回复就本报道置评的请求。
披露温家宝家族持有的财富,可能会给温家宝带来政治上的打击。
下个月,中共十八大将在北京召开,共产党将宣布下一届领导人人选。但是这个筛选过程却已经陷入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丑闻中——试图进入最高层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倒台。
在北京,因已到退休年龄,温家宝即将卸任总理一职。数位政治分析人士表示,即使在离任之后,作为党内老领导,他还将在幕后保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但这些显示其亲属曾在他任期内积累巨额财富的材料,几乎肯定会削弱他在党内的地位。
“这将影响他手中剩下的政治力量,” 研究中国领导层的专家、加州克莱蒙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政府学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表示。
温家宝的支持者表示,他本人并没有从家族的商业往来中获利,甚至可能也不太了解这些商业往来的规模。
今年3月,温家宝暗示,他至少是知晓自己的亲属引发了不少传言。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向全国电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温家宝坚称,自己担任公职期间“没有谋过私利”。
“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温家宝动情地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via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2/10/26/c26princeling/
中国外交部称关于温家宝总理家族拥有巨额财产的报道纯属污蔑 / 墙外楼 (October 26, 2012 at 11:38PM)
北京讯,中国外交部今天就纽约时报踢爆温家宝家人拥有巨额财产的报道说,这是对中国污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记者会上说:“一些报道污蔑中国,有着不可告人的动机。”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温家宝的家人从1992-2002年期间,累计起27亿美元的资产。
洪磊是在记者会上被问及纽约时报的报道时,作上述回应。
–
在周五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否认了《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领导人家族巨额财富的报道,称报道是“抹黑中国”和“别有用心”。对于纽约时报网站迅速被屏蔽的提问,洪磊说中国依法管理互联网。和以往一样,相关提问没有出现在外交部网站发言人表态栏目上。《经济学人》发表评论认为即将接班的中国下一任领导人必须深化政治改革。
相关日志
- 2012/10/26 --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温总理说中国经济要发展就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0)
- 2012/10/26 -- 温家宝陷最大危机 十八大巨大变数 (1)
- 2012/10/26 -- 《纽约时报》因披露温家宝家族庞大财富被屏蔽 (0)
- 2012/10/26 -- 温家宝被攻击 挺薄派大反扑 高层斗争到白热化 (0)
- 2012/10/26 -- 《纽约时报》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温家宝的多名亲属在他任职期间暴富 (1)
- 2012/10/26 -- 从美国大选和中国人下跪看中国崛起 (2)
- 2012/10/26 -- 紐約時報長文揭露 毀滅性打擊溫家寶 (0)
- 2012/10/25 -- 为何不能亵渎西哈努克太皇? (1)
- 2012/10/25 -- 華女撕施漢諾像 罰跪拜 京撐柬 輿論怒斥中國「內殘外忍」 (1)
- 2012/10/25 -- 中日外交官就领土争议偷偷举行会谈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90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Friday, 26 October 2012
《华盛顿邮报》友人透露 薄熙来直系亲属已接警告指示 / 墙外楼 (October 26, 2012 at 01:17AM)
据《华盛顿邮报》10月24日(周三)报道,前中共领导人薄熙来正坐在监狱里等待刑事指控,他的一些朋友表示,薄的家人正在努力反对政府的障碍,帮助薄准备法律辩护。
据两名与薄熙来妻子谷开来家关系密切的人士介绍,薄的直系亲属已被警告不要聘请任何律师。薄的岳母-谷开来的母亲代表薄聘请了两名律师,他们无法见到薄熙来。因担心政府报复,这两名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薄熙来垮台后,几个月来,他在哪里一直被严格保密。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的一位朋友及谷开来家的一位相关人士称,薄熙来目前被关押在秦城监狱,那里以关押政治犯而著名。
秦城监狱在北京北部一小时的车程,那里“安置”有其他被清除的中共领导人,也有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镇压中的示威者,其中最著名的是毛泽东的遗孀江青。
据其家庭友人透露,薄熙来的兄弟姐妹已接到指示,不要为其找律师,薄熙来的兄弟们也已告诫薄的两个儿子,一个在美国、另一个在香港,同样的信息。
但与其家有关联的人士说,谷开来的母亲范承修(Fan Chengxiu 音译),10月6日为薄熙来找了两名律师:申志庚(Shen Zhigeng 音译)及李小林(Li Xiaolin 音译)。申志庚两个月前被聘请代表谷开来,出席其谋杀案的审判。李小林被聘请代表谷开来的助手张晓军,张在谷开来案中被起诉并被判刑入狱。
在简短的电话采访中,李小林证实了他被薄熙来的岳母聘请,代表薄熙来,但他拒绝透露详情。记者单独致电了第二名律师,他拒绝发表评论。
据其他有关人员消息,如果得不到官方对他们要求见薄熙来的许可,这两名律师计划在未来数日内会前往关押薄熙来的监狱,作最后一搏。
拒绝独立代表律师与当事人会面,已成为北京当局在处理会令党难堪的政治敏感案件中的标准做法。
今年,当局在逮捕了盲目异议人士陈光诚的侄子时,当局在没有提供证据的情况下,告诉他家聘请的律师:陈的侄子想用政府委任的律师。今年夏天,在处理薄熙来妻子的谋杀案中,也采用的是类似的方式。
自从8月份谷开来承认犯有谋杀罪后,当局也一直对谷的关押地点保守秘密。
据《华盛顿邮报》记者见到的一份监狱文件显示,谷开来于9月12日被转到一个叫盐城的设施。该文件盖的红色公章是盐城监狱,盖章时间是9月17日,收件人是谷开来的一位姐姐。
盐城是中国唯一直属中央司法部管理的监狱,所有其它监狱均由地方管理。据传盐城设备齐全,配有日常的奢侈品,据司法部网页上的说明,盐城监狱经常被用来关押被定罪的腐败官员和国际囚犯。
《华盛顿邮报》无法独立核实该文件,但谷家的朋友说,谷的母亲和姐姐在收到此信后,试图去探视谷开来。一名副监狱长拒绝了她们的要求,称谷首先需进行两个月的“囚犯培训”。
在盐城探视失败后,谷的母亲写了一封信给司法部长吴爱英。作为前中共军队将领的遗孀,谷的母亲告诉司法部长,她尊重党的纪律,但请求见她的女儿。
相关日志
- 2012/10/24 -- 挺薄?为薄熙来鸣冤?政治动机大于目的 (0)
- 2012/10/24 -- 与薄熙来有染美女身高1米7,传真实照片曝光 (0)
- 2012/10/24 -- 人大常委会罕见提前 薄熙来人代资格或终止 (0)
- 2012/10/23 -- 《苹果日报》谷开来好友程家昌称谷曾哭诉薄找小三 (0)
- 2012/10/22 -- 《华尔街日报》神秘的法拉利车祸 (0)
- 2012/10/22 -- 《蘋果日報》左派反撲 300人聯名上書挺薄熙來 (0)
- 2012/10/21 -- 荣剑:奔向重庆的学者们 (0)
- 2012/10/20 -- 欧阳斌:反日游行、毛主席和薄熙来 (0)
- 2012/10/19 -- 泛华网内幕:薄瓜瓜正式被立案 (0)
- 2012/10/19 -- 传习近平曾被迫允薄熙来任国家主席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793?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Thursday, 25 October 2012
温岭女教师被“人肉”出更多虐童照片引公愤 / FMN 自曲新闻 (October 25, 2012 at 01:24PM)
图:温岭虐童教师颜艳红QQ空间内充满了类似的虐童照片,引起了民众的愤怒。
台州,浙江——10月24日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女教师颜艳红虐童照片被公布在网络后,引发网友“人肉搜索”,随后,在颜艳红QQ空间内被发现有超过700张同幼儿园有关的照片,其中各式各样的虐童照片使得人们的情绪已经无比愤怒。
事件因网友@将讲090080 在微博上公布了一张颜艳红双手揪着男童耳朵,并将其拎起双脚离地的照片,照片上,男童的表情因疼痛而嘴巴大张,哇哇大哭,相比之下,颜艳红面带笑容。照片引起网友的疯狂转发,据悉照片还是该教师主动发给家长的。
事件发生后,随后网友发起“人肉搜索”,颜艳红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QQ号、家庭住址、毕业院校等一一被公布,而她的QQ空间内则有大量的照片,其中很多同幼儿园有关,有统计消息称照片超过700张。
其中一些照片的内容令人震惊,颜艳红将多名幼儿头向下扔进垃圾桶,还拍照留念;有2名儿童嘴巴用胶带封住,颜还评论道“活该”;还有多张儿童亲吻的摆拍照片;以及儿童跳舞时被脱掉裤子、铁桶罩头等等照片。
在一则颜艳红接受访问的报道中,据描述她略显惊恐,但当被问及“为何要揪孩子耳朵,并让别人拍照”时,颜称“为了好玩”。
这些照片的出现令大量网友甚至多名知名人士难以抑制愤怒的情绪,甚至多家媒体在微博上斥责其歹毒。当地反应也很迅速,温岭市教育局证实涉事幼儿园系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并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及时整改并立即辞退相关教师。
不过网友显然不满仅仅辞退这名虐童的女教师,更多人正在翻阅法律条文,寻找是否能有相关规定能够严惩这名没有教师证却
上岗的教师。FMN
via FMN 自曲新闻 http://cn.fmnnow.com/2012/10/25/11115/
Wednesday, 24 October 2012
中国女子撕毁西哈努克画像 被强制下跪道歉 中国外交部:她活该 / 墙外楼 (October 24, 2012 at 03:25PM)
据美联社,一家柬埔寨服装厂的一位中国籍女性管理员于10月23日被当地公众诉诸法院。之前这位管理员撕毁了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的画像,因此引发工人骚乱,相关人士指控她侮辱皇室及引发公众骚乱。
【中国外交部:个别人的这种行径是极端错误的,将由柬方依法处理】10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对此表示:西哈努克太皇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个别人的这种行径是极端错误的,将由柬方依法处理。
–
跪下的不是一个人 是一个国家。
严重错误,依法严惩?好吧,反正本来也指望不上。另外,膝下有黄金,可以跪天地,跪长辈,跪神明,这算跪神马玩意??算是羞辱到极致了。
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论,就明显可以看出 中国政府对个人权利的无视。美国人可以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把美国国旗烧了。可以恶搞总统。可以烧大胡子的经书,无论惹出什么麻烦,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为均可以做。自由与权利 美利坚的立国之本
外交部,你要听明白了!它不是中国人的太皇,是柬埔寨的太皇,而你不是柬埔寨的外交部,是中国人的外交部,真个是吃里扒外的东西。
拿著納稅人的錢養一個喪家之犬,還在那裡叫囂國際朋友,荒唐
哪有这样的外交部??就算做错的事中国人,那更要保护了!!要你们外交部吃屎。都被逼下跪了呀,外交部,交你妹!?就算做错事,受法律惩罚无可厚非,被逼下跪了呀,还说这种风凉话,外交部你真是屎吃多了吧?真是想起美国中国护照文字的事情了,看来现实就是这样,不管写没写
这样的做迟早把公民的心伤透,哀莫大于心死
中国人的人权在天朝没有保障,在外国,也让天朝外交部给卖了,都是好价钱。
天朝各种野爹惹不起
中国外交部将一个几乎从不轻用的词汇【极端错误】用在了一个犯了撕画像小错的海外小民,用在了一个身处海外的华人身上。有心的人去Google搜索一下“外交部 极端”,前十页都是这事儿,十页之后你几乎无法发现中国外交部什么时候这么极端批评过谁。
关键问题是ZF花了大成本去演戏给其它国家看,中国ZF是如何对待自己真正朋友的,结果这个女人却因为这一撕毁举动而把这个举政府投入进去演的大戏似乎效果减弱了很多。
于是外交部恼羞成怒也是正常的,假惺惺演戏让一个小女人毁了
个人有表达权外交部无权评判。下跪不是依法外交部必须抗议
自己的孩子“犯错”了,有父母把孩子推给别人任意处置的吗!
自家孩子把别人家的花瓶打破了,便不认亲了,交给对方打一顿,回家还问你幸福吗?
一个敢于在自己国家民众身上滥用【极端错误】这样极端词汇的外交部,部长辞职也难咎其罪。
一个国家的外交部公开声明,批评自己的国民小错为【极端错误】。首先,这不是一个大国应该有的卑下低劣行径;其次,这样的声明,摆明了让外国政府对这个小民进行任意的惩罚的态度。如此国家,何堪民爱?谈何民怨!
这女人真心没脑,柬埔寨人算温和的,看照片也没殴打他,只让他在儿皇帝照片面前磕头谢罪而已,后续不知道会如何处理..
这样的国家居然出了红色高棉这样的奇葩,某些思想真是害死人…
最后说一句,我们不欠儿皇帝,但我们欠柬埔寨人民的,而且欠很多!
我们欠柬埔寨人民什么的,明明是他们欠的,关我们屁事,我们也是受害者好不好,当年的中国大部分人压根不知道柬埔寨在南在北。
所谓的外交部的所作所为,才会让中国人在外面被人瞧不起。
相关日志
- 2012/10/24 -- 《金融时报》中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 (0)
- 2012/10/24 -- 连清川:给西哈努克的半旗 (0)
- 2012/10/24 -- 中国外交部:撕西哈努克画报中国人将由柬方依法处理 (0)
- 2012/10/23 -- 陈启宗:欧洲得癌症,美国心脏病,中国可能中风发作 (1)
- 2012/10/22 -- 一个美国学生眼中的中国考试制度 (0)
- 2012/10/22 -- 中国模式之中的魔兽已然狰狞毕现 (1)
- 2012/10/20 -- 回国感受——不专业 (1)
- 2012/10/19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成为“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 (0)
- 2012/10/18 -- 《纽约时报》中国改革“黄金十年”的遗产 (0)
- 2012/10/13 -- 野村证券:日本不怕杯葛 更怕中国经济减速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662?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Tuesday, 23 October 2012
中国矿商投资朝鲜的噩梦之旅 / 纽约时报中文网 (October 23, 2012 at 10:22AM)
中国最大矿企之一西洋集团在朝鲜建立采矿点,为中国钢厂开采铁矿石。这笔交易已经彻底破裂,西洋集团声称为此损失了4千万美元。
... ...查看更多
via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2/10/23/c23nkorea/
Monday, 22 October 2012
回国感受——不专业 / 墙外楼 (October 20, 2012 at 01:00PM)
回国一次,感受会很多。浮躁,积极,热闹,烦躁,乐观,悲观,什么样的感受都会有。最强烈的感觉其实是三个字——不专业。
不专业体现在哪里?比如你请一个保姆,一个月给3000,钱虽然不多,但是请来的是什么样的人?那可没有保证。也许是很懒惰的,也许是很能干的,也许很讲道理,也许很随便。总之,千奇百怪,什么样的人都有。3000块钱花出去了,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纯靠运气。在国外找菲佣,贵是贵,可是钱花出去,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那是有数的,不会给你出纰漏。
出去旅游也是,花钱,咱也充大爷,咱有的是钱,并不怕花钱。找旅行社,倒是没有很贵的。找一家走吧,到了地头,这个敲你一竹杠,那里宰你一刀。带你去一些你并不想去的地方。浪费了你的时间,毁灭了你的乐趣。回来带着一肚子的气,这叫旅游。国外也有旅游,也会带你去买点纪念品什么的,但是旅游就是旅游,购物就是购物,事前讲清楚,事后大家开开心心。
买东西,吃饭,那就更加是了。这东西贵,贵了咱不怕,你钱花出去,你买的是真货么?这可没准,纯看运气。而且运气通常都不是很好。吃的东西,钱花了,吃的放心么?不知道。买一手表,山寨的,看着很好。人民币三十多。便宜。二十天后,坏了。算算一天一块多,真贵啊。
前几天碰到一个大公国际的。这公司你们不知道听说过没有?是一个国内的评级机构。我问他,你们怎么会给铁道部的债券评AAA,评得比中国国债的评级还高?他说,企业评级和国家评级不一样的,就好比希腊倒了,希腊的企业都倒了?我说,你谈的这个叫私企,你铁道部是国企,甚至是一个部,都不能算企业。他承认这个比喻不恰当。然后又说:其实AAA和AA+基本上是一样的。我说,是啊,马马虎虎地说,这个的确是一样的。可是这一点点的不一样,就体现了你的专业水准。我也知道你们有难处,受政治压力的影响。可是大公国际要出来,本身依靠的是什么?是对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的不信任。大家认为,三大会受美国的政治压力的影响,所以希望出来一个不受政治压力影响的评级机构。结果你来了,三个月不到,也开始受影响了。那么你拿什么和三大去拼呢?更好的服务?更专业的素质?你的专业素质怎么去和三大比么?
马马虎虎,是中国的传统。这一点,从你下飞机那一刻起,你就会深刻地体会到。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你都会感觉到不专业给你带来的困扰。
相关日志
- 2012/10/19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成为“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 (0)
- 2012/10/18 -- 《纽约时报》中国改革“黄金十年”的遗产 (0)
- 2012/10/13 -- 野村证券:日本不怕杯葛 更怕中国经济减速 (0)
- 2012/10/12 -- 王石:中国身上有着日本百年前的缩影 (0)
- 2012/10/11 --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了改善关系的政治评审?) (2)
- 2012/10/11 --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重大阶段性转折 (2)
- 2012/10/09 -- 生意经:外国人在中国要懂规矩 (1)
- 2012/10/09 -- 《南华早报》中国过于敏感对自身不利 (0)
- 2012/10/08 -- 从中餐看中国人的劣根性 (23)
- 2012/10/07 -- 溫曉連:文革式的旅遊生態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368?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Friday, 19 October 2012
金正日长孙海外接受采访 / bbcchinese.com | 主页 (October 19, 2012 at 03:14PM)
via bbcchinese.com | 主页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2/10/121019_nkorea_kim.shtml
Thursday, 18 October 2012
《金融时报》与陈光诚共进午餐 / 墙外楼 (October 18, 2012 at 01:20PM)
陈光诚的新家位于纽约一栋外表阴沉的塔式大楼里,巧合的是这栋大楼的外观看起来很像北京市中心的一座综合医院,不久前,这位法律活动人士曾在那里参与了一出非同寻常的政治大戏。纽约这栋大楼的大堂里站着一位头戴耳麦的魁梧男子。若不是因为他有白种人的特征,从外型上来看,他和那群软禁陈光诚七年之久的警察以及安保人员可能没什么不同。
我告诉了这位白人男子我的名字和来意,几分钟之后我被引导进入了一部电梯。自从这位年届四十、几乎自出生之日起就双目失明的盲人从中国东部一个偏远山村的监视居住中大胆而惊险地逃离出来起,仅仅过去了几个月时间。虽然在翻过自家院外的围墙时摔断了腿,他仍然到达了北京,混入了美国领事馆,并引发了中美双方的一场外交对峙。
经过长达一周的紧张谈判,中美双方终于达成妥协。中国政府为陈光诚提供护照,他得以离开医院前往美国。目前陈光诚正在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进修法律。
当我在陈光诚四壁雪白的公寓里等候他的时候,我认出了纽约大学法学教授、中国人权法律专家孔杰荣(Jerome Cohen),孔教授协助了美国政府有关陈光诚出境问题的谈判。随后陈光诚在妻子袁伟静的搀扶下走进了房间。他穿着白色的衬衣,打了一条红色领带,脸上架着一副墨镜——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权活动人士来说,这副墨镜已经成为他的标志。
虽然我写过大量有关于他的报道,还曾在他被关押期间与他在电话上简短交谈,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会面。他的说话方式兼具感染力和教化色彩;虽然出身农民,但他的普通话显示出他受过良好教育,不过并不夹带北京或上海知识分子喜欢使用的花哨言辞。他走起路来还是有点一瘸一拐,但他表示自己的腿伤正在愈合,很快他就能去游览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了。
午餐是由陈光诚的看护们选择的外卖,一顿美味而分量十足的意大利餐,包括意大利面条、比萨以及沙拉等等,来自临近的第五大道上的Otto Enoteca Pizzeria餐厅。在我们开始吃饭之前,陈光诚提出他是否能摸一下我的数字录音机。他一边用手摩挲我的器材一边说:“我非常喜欢录音机。2005年有人送给我一台。我用它来记录有关政府在推行计划生育过程中的暴力行动的陈述。它逃脱了对我家的无数次的抄家,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着它。”
他用如此随意、不带感情色彩的语气谈论这项给他带来过巨大麻烦的工作,令人震惊。在讲述那些苦难以及将苦难强加到他身上的那些人时,他展现出的真诚和宽恕,同样令人震惊。
当我们开始用餐时,我问陈光诚觉得纽约食物的味道如何。他的妻子递给了他一块披萨,告诉他那是什么以及他可以直接用手拿着吃。他微笑着说,各种各样的菜式他都喜欢,尤其偏爱日本菜和印度菜。他解释称,当他在自己的村庄里遭到软禁时,外出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常常遭到阻挠,他和他的家庭经常挨饿。
他用简洁、格言式的说话方式接着讲到:“食物的酸甜苦辣——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是一样——吃些苦头(经历苦难)也有它的好处和价值。”
我询问他对美国的第一印象。陈光诚表示,自己所见证的言论表达自由令他深受震撼。他说:“美国的普通人并不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切是如此自然。我认为这是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陈光诚所做的工作在美国已经广为人知:包括揭露中国打着计划生育政策名号的各种滥权,代表被迫在怀孕晚期接受人工流产的妇女以及因为超生而遭受惩罚的家庭打官司。这些工作使他成为了跨越政界和宗教界的广受瞩目的人物。他还为残疾人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服务,就在不太久之前,中国政府还曾对他的这项工作表示赞许。
歧视残疾人的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特别是在陈光诚的家乡东师古村这样的边远地区。盲人在职业方面的选择非常有限,幸运一点的也许能找到乐手或按摩师之类的工作。陈光诚自己曾在南京学习过传统按摩,但当他到达南京以后,他开始在空余时间参加法律讲座。作为一个农村大家庭中唯一接受过初等以上教育的人,即使陈光诚不是盲人,他和他的故事也是极不平凡的。
不过当陈光诚将注意力转向计划生育以后,政府立刻停止了对他的表彰。2005年陈光诚遭到软禁,随后被扰乱交通和破坏公共财产的罪名关押入狱四年以上。2010年,陈光诚从监狱中被放出,并押送回他自己的村庄继续软禁。随着有关他所遭遇的困境的消息传播开来,外国记者、中国活动人士以及关注此事的普通公民开始前往陈光诚所在的村子试图见他一面,他们记录下了自己的尝试以及关押陈光诚的看守对他们采取的暴力举动。去年十二月,好莱坞男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和一名CNN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试图到陈光诚的村子拜访他,但遭到了攻击,国际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将“蝙蝠侠落败中国共产党”作为大标题。
其他见过陈光诚的人描述过他简单而直接的态度所具有的感染力,有几次当他回答我的问题时,我也感受到了这一点——这种纯真的理想主义也许令他看上去有点天真,但却使他的思想和观点更有力量。他身上暗藏着一股强烈的充满正义感的愤怒,对于官方压迫行为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他固执地用逻辑来对抗。
当我问到他是否担心与中国国内现状脱节时(这种情况曾出现在其他被迫长期流亡西方的持不同政见者身上),他非常强烈地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表示,自己仍能同国内民众进行交流。“当我被关押在监狱里时,除了每月一次的通话机会,我甚至不能给自己的妻子打电话。那么我是在狱中还是出狱后更有影响力?你认为现在我与中国的朋友沟通会比在狱中更容易还是更困难?我认为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
有一种(中国政府乐于推广的)说法是,陈光诚前往美国,证明他是美国破坏中共统治战略中的一个棋子。我询问陈光诚怎么看待这种说法。他回答道:“中国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可以直接问我,我是如何被美国所利用,以及利用的目的何在。”他补充称,自己计划在完成纽约大学的进修后立刻返回中国。
当我对中国政府是否会允许他回国表示怀疑时,陈光诚打消了我的顾虑。他说:“中国共产党不会这么傻的。他们知道如果拒绝我回国,我绝不会就此罢休。我有一本从正规合法渠道取得的合法中国护照,他们没有任何理由阻挠我。”他表示自己已经做好准备,如果必要的话将露宿纽约肯尼迪机场(JFK),直到获准登上一架返回中国的飞机。
对于此次美国之行将如何影响自己在中国国内促进社会公正的能力,陈光诚有过仔细思考。他强调自己护照及签证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他不同于以往的活动人士,也反映出过去20年里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过去当方励之等不同政见者流亡海外以后,中国政府一直阻挠他们回国,虽然这种做法与本国法律相违背。作为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事件的领袖,方励之在逃往美国接受“医学治疗”以前曾在北京的美领馆滞留一年以上。
经历了过去二十年的变化,虽然中国仍然缺乏独立的司法体系,这种公然违背法律的行为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因为中国共产党公开高度强调“依法治国”。受此影响出现了一批新型活动人士,陈光诚是他们当中最著名的一个。孔杰荣教授和其他专家都指出,陈光诚并不是严格字面意义上的“持不同政见者”,因为他并不主张推翻现有政府或采取暴力方式破坏现有社会秩序。
陈光诚表示,自己的“首要要求”是中国政府应当切实遵守本国法律和宪法,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权、言论自由以及多项被西方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其他权益受到保障。他说:“当你阅读中国宪法时,你会意识到只要我们能够实现那些最基本的要求,中国就有希望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的法律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它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没有认真执行。
这也是给陈光诚带来苦难并使他在中国统治阶层眼中显得如此危险的原因——他从事的社会活动,仅仅是要求当权者兑现自己的承诺。
他在谈到自己的侄子陈克贵时情绪最为激动。目前陈克贵因用一把菜刀自卫仍然遭到关押,当时政府官员在发现陈光诚失踪后闯入陈克贵家。陈光诚表示,自己的侄子出于自卫砍伤闯入者,现已被控以“故意杀人”罪。其他在陈光诚逃跑过程中施以援手的人也遭遇了类似的官方监视和骚扰。
我问陈光诚,是否会因为自己和家人的遭遇而怨恨中国共产党,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个反共人士。他停下了用餐,询问妻子是否有筷子可以用来较为方便地夹起意大利扁面,但是房间里没有筷子,所以他继续与意面“作斗争”。陈光诚回答道:“宣称我反对共产党或者中国政府并没有意义——毕竟目前共产党员人数已经超过8000万人,任何一个大型组织中都既有好人也有坏人。在党和政府内部,握有实权的人仅占极少数。其他人甚至无权投票决定由谁来代表他们。反对整个共产党并不是一个正当、理智或者客观的立场。”
我进一步追问他的政治观点以及他在民主问题上的立场。陈光诚表示:“和任何一个政治体制一样,民主制并不是完美的,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改进,但它是我们在当前这个世界上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政治体制。”
我询问陈光诚是否熟悉温斯顿•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名言“没有人假装民主是完美的或是绝对明智的。事实上曾有人说民主是最坏的政府形式,如果排除所有其他已被尝试过的政府形式的话。”
对此陈光诚露出一丝困惑,我这才意识到他并不知道我所说的人是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为什么他会成为中国当代政治领域一个如此具有吸引力的人物——一位双目失明、自学成才的农民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了现代历史中最为著名的一句格言,而他甚至不知道最初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谁。
陈光诚继续强调称:“中国终将迎来民主体制。我对此百分之百地确信——不过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如果人人都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文明的社会贡献力量,民主就会更快到来;如果人人都袖手旁观,那么民主就会来得慢一点,但这一趋势是无法避免的。不论当权者是否希望这种局面出现,黎明终会到来,破晓天明的趋势不会改变。”
吉密欧是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分社社长
……………………………………………………………..
地点:陈光诚位于纽约的公寓
牛油炒杂菌
意大利烟花女扁面
山羊奶意大利肉饺
四味起司披萨
芝麻菜沙拉
诺玛红酱意面
红烧贝壳通心粉
食物来自Otto Enoteca Pizzeria餐厅,位于纽约第五大道1号
总计(包括小费):95.00美元
相关日志
- 2012/08/03 -- 陈光诚在美国国会谴责中国政府未兑现承诺 (0)
- 2012/06/08 -- 律师见到陈克贵,外媒指东师古村撤除监视装置 (0)
- 2012/06/05 -- 东师古村村头小黑屋已于昨夜拆除,垃圾全部清理 (0)
- 2012/05/30 -- 陈光诚:中国的不法 (0)
- 2012/05/27 -- 美国之音:陈光诚家人出逃北京申冤后失踪 (1)
- 2012/05/25 -- 《明镜周刊》维权运动人士陈光诚的大哥逃离软禁 (0)
- 2012/05/25 -- RFI:中国观察: 陈光诚走了但土皇帝还在 (0)
- 2012/05/25 -- 《纽约时报》 丹尼尔·钟:和陈光诚同机飞美国 (0)
- 2012/05/23 -- 德国之声:陈光诚案触动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0)
- 2012/05/23 -- 斯伟江:看沂南,懂中国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244?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我家楼里的90后 / 青衣江中水 - 青衣江中水 - 和讯博客 (October 18, 2012 at 02:28PM)
好像谈论80后的种种社会现象还是昨天的事情,今天就不得不开始谈论90后,时间真的是很快啊!
我家住在北京某高校里的一幢高层住宅里,楼里小孩众多,各个年龄层的都不少。上幼儿园的和戴红领巾的暂且不论,仅从穿中学校服的90后中、高中生而言,一个最突出的印象是集体的无礼貌和缺乏公德意识。其中,有一女初中生和一男高中生让人印象深刻。之所以对这两个学生印象很深,缘于电梯里的短暂但多次相遇。
前两年,由于北京的停车费还没有上涨,我工作的地方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免费停车场,为了有地方停车,我一般在早晨七点肯定出门,所以,正好与楼里那些上中学的孩子在电梯里可以说是天天邂逅,比情人约会还准时。对于这些中学生不得不如此之早就出门上学,本人深表同情,也对学校的作息安排提出过质疑,同时也时常庆幸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遭过这样的洋罪。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对于起早贪黑的学生,我通常会给与他们更多的同情和理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经历数次的不礼貌回应之后,我开始考虑是否应该为此做点什么。
我在电梯里经常碰到的一个女生看外表很文弱,个子比实际年龄要矮,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从校服看,是我家所在大学附中的。比较好奇的是,从我家楼里出门直行不到五分钟即可到达学校,为什么她每天早晨要走那么早?还有一点不理解的是,她还要骑自行车。是去学校做好人好事?不大可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楼里的住户已经习惯性地把自行车搬到楼里,说是防盗。中国居民楼里的电梯,真不能算大,往往塞一辆自行车后,就没有什么空间了。而电梯的门开合时间也很急促,有时候车还没进来,门就关了,常常弄的人们手忙脚乱。记得第一次对这个女孩子有印象就是因为她推车进电梯,因为我家住在顶层,她家好像在十层左右。当电梯门打开,她推车往里进,刚推进来半个车身,电梯门便开始动作,她非常本能的想用手去按开启电钮,由于她所站的位置正好是隔着自行车,所以很费劲也没能够到,反而还差点摔了。我马上冲前一步把电梯的开门键按住,她才得以顺利进入电梯。当她站稳之后,我以为她会本能地说一声谢谢,没想到,她转过身对着电梯门,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电梯里只有我们两个人,非常地静。电梯到了一楼,我依然按住开门键让她推车先走,到了公寓楼门口我依然本能地帮她把大门打开并一直扶着,直到她推车出门,依然是面无表情,什么也没说,头也不会地侧身上车,骑走了。我当时就想说点什么但没张嘴,心想可能是早晨又考试,有心事。
非常凑巧的是,第二天早晨在电梯里我们又不期而遇。同样的场景又演绎了一遍,唯一不同的是结尾。当她推着车理所当然,且心安理得地推车出了楼门,刚要侧身上车时,我叫住了她。我说,你不觉得应该说点什么?她有些诧异地抬头看了我一眼,冷冷地问了一句,应该说什么?我说,你不觉得别人帮助过你吗?她不以为然地应了一句,哦,接着转身准备骑车离开。我说在家里你的父母没有教育过你要对别人说声谢谢吗?这次她有些愕然地看着我说,谢谢?谢什么?我说,刚才在电梯里帮你开门,在大楼门前又为你开门难道不应该说声谢谢吗?她很鄙视地说了一声,为什么要谢谢?看到她的眼神,我马上收起了一直的和颜悦色,然后一脸正色地告诉她,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品德,你必须说声谢谢。可能是我的色厉内荏起了点作用,她低下头,十分不情愿地说了声谢谢。此后,我依然经常在电梯里碰到她,同样的场景依然不断在演绎,她依然吝惜谢谢那两个字。
对另外一位男高中生之所以印象深刻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与他的父亲认识,偶尔在工作上还会有交道;其二是这个小伙子长得比较英俊,身高至少一米九零;第三是作我所能碰到的场合其行为举止非常与众不同,显得既没教养也缺乏公德意识。好像前几年在本校附中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他的行为有多让人反感(可能年龄有些小),只是觉得这两年穿上人大附中的校服后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幅爱谁谁的那种面孔。不知道是与考上人大附中觉得很牛还是与学习压力很大一关,他每天不仅目空一切,而且气性还很大。走进电梯从来都是出言不逊,特别是上下班高峰里面人比较多的时候,最过分的是他好像与大门有仇,出门的时候从来不用手而是用脚踹,不管门是处于什么状态,而进门的时候则是用很大的劲把门拉开,铁门撞在水泥墙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我碰到过好多次,其中一次还有他的父母同行,也不见着做父母的有任何表示,当时惊讶地我倒抽了几口凉气。这孩子的父母可是重点大学的老师啊,而且他的父亲在学校还是一个部门的领导,怎么说也算是中国所谓的精英阶层了。就这样的精英阶层教育出来的孩子就这德行,中国还谈什么礼仪之邦?
非常不巧的是,昨天下班回家时,恰好正是这人大附中的高才生走在我前面。我当时想,我离他就两米远,他会怎么做。只见他走到铁门外,熟练的用门卡打开了门,没想到的是,他一扬手把们重重的摔倒了墙上,发出一声巨响后,又弹了回来。这个举动当时让我非常反感,尽管我知道这就是他的一贯做法,不是冲着我来的。等电梯的时候正好只有我们两个人,我问他,你是谁家的。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们楼里有两家人的情况都拉斯,两个孩子都长得差不多,因为平时没有更多关注,只有他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知道谁是谁家的。他回答到,我是我家的。说话的口气完全不像一个学生,很像社会青年。他的这种态度是我不能接受的。我告诉他,你是一个高中生,不是小孩,你的一言一行应该符合社会道德要求,要讲究社会公德。门是公共财物,也是大家每天都必须使用的,应该爱惜才对。他依然强词夺理。但最后,他一再对我说,他刚才摔门不是针对我。我严厉地告诉他,不管你是有意无意,这种做法都是不对的,人大附中的学生不应该只是高考升学率高。电梯里,很多人都说,这孩子经常如此。
回到家,我给他父亲打了电话。他父亲刚开始还官气十足,说要回去调查调查,后来被诘问地哑口无言后,只好表示要好好教育教育。
十一黄金周所暴露出来的国人素质近期已经成了媒体最热门的话题,希望大家别忘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文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更要家长率先垂范。
有这样一句话说,看孩子的德行就知道其父母什么样。因此,当你的孩子技不如人的时候,别总拿中国教育制度说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Incinerating Assange - The Liberal Media Go To Work.
via 青衣江中水 - 青衣江中水 - 和讯博客 http://lombardypoplar.blog.hexun.com/80529839_d.html
Tuesday, 16 October 2012
朝鲜人生活并未改善 / 纽约时报中文网 (October 16, 2012 at 02:18PM)
四名朝鲜人在中国丹东接受采访表示,金正恩去年上台以来,精英阶层以外普通朝鲜人的日常生活并未改善,饥饿和营养不良随处可见。民众对此普遍感到失望。
... ...查看更多
via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2/10/16/c16nkorea/
留守老人最关心中日打不打 / 惜鼎 (October 15, 2012 at 09:31PM)
国庆节省亲回了趟甘肃兰州和天水,顺道去闭塞的乡下农村转了一圈。几年没去,环境变化之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年轻人大都出外打工了,一个村子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中年人,荒草疯了似的长,荒芜的田野一片又一片。第一次去这里时如我现在一般力壮的人们,已经有日薄西山之相,因为过分透支,表面和实际上都比城里的同龄人衰老。三三两两或站或坐在太阳下下发呆。我对他们打招呼,问候,他们说没事干或干不动活了,老了,等死呢!搞得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但他们立即就能热切地围过来:“钓鱼岛打么?中国和日本打么?美国帮日本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打起来怎么办?”一听这些,你相信是一辈子老死没有见过火车、甚至有人没有走出方圆十里、没有坐过机动车的人问的话么?我的普通话不标准是事实,以往跟这些方言浓厚的农民交往有一定困难,可他们从新闻联播中对上述严谨条理的记忆和准确复述,着实让我吃惊不小。何况其中有好几个耳朵聋得很严重。还有几个据说有几年出外打工的子女没来看过,注定了死去好几天才会被人发现的命运。
我说不打。他们不信,说我在安慰他们。我说真的不会打,因为大国之间彼此伤不起,肯定会找个妥协的方式求得缓和,他们依然不信。翻来覆去问好几遍后自言自语道:“其实我主要担心你们,我们已经活这么久了,死了也就算了。你们还年轻,日本人和美国人肯定首先进攻首都北京,最危险的是你们。不知你们准备好了没?单位管不管?到时买不上车票咋办?我说真要打起来我就带着家眷跑你们这里来躲难。他们一本正经地说就是就是,咱们这里没有铁路也没有公路,日本人和美国人人生地不熟,找不到这里,来了咱也有地方躲。我说就是就是。
既然他们认为日美会打,中国的态度当然应该强硬。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问我,中国怎么还不打?不赶紧出手人家先下手为强怎么办?我问谁去打?他们说军队打。我忐忐忑忑问:如果是你们的孩子,愿意让去打么?这个……他们含糊不清地嘟囔几句,有的不表态了,有的说军队不就是打仗的吗?更多人说,咱要不打,人家先过来灭了我们咋办?国家都完了。这些已经残疾了依然在田野里挣扎的;或被遗弃了的老人们……对着我反复考较这些问题,企图挤压出我隐藏起来的看法。走哪都一样。新闻联播的伟大作用,让我这个基本不开电视的人震撼。它让这么基层、这么弱势的文盲们忘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悲伤,处心积虑一心一意为国家着想,这节目难道办的不成功么?
终于回到兰州。电视里反反复复又是钓鱼岛。躺在沙发上的我哥一骨碌翻起来,吧嗒一声关了电视道:“妈的,就一个小岛,丢了不是老百姓丢的,要夺也不是老百姓能夺回来的。能拿回来就拿回来,拿不回来就闭上臭嘴,天天唠叨,烦不烦?”
via 惜鼎 http://gregdustin.blog.sohu.com/241863356.html
莫言:1989年后不再相信共产党 / 墙外楼 (October 16, 2012 at 12:13PM)
RFI
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法国舆论的高度关注,法国八九大街网站创始人之一,法国解放报前驻京记者哈斯基曾经多次向法国读者介绍莫言的新作,并且亲自采访过莫言,哈斯基本月12日就莫言获奖发表文章标题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曾经吃碳灰的作家。
文章开门见山的写道,中国终于获得了一个可以张扬的诺贝尔奖 ,中国官方人民日报在称呼莫言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时显然是有意遗忘目前依然被关在狱中的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 ,十二年前 ,另一位法籍华人,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哈斯基当时还是解放报驻北京记者,中国媒体没有任何祝贺的声音,原因是高行健流亡法国多年,他的作品在中国长期被禁 , 而今天的莫言则不同,他的作品,除了《丰乳肥臀》2001年刚出版时曾经遭禁之外,其余的作品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 莫言本人还是中国官方组织,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
作者评论说,莫言是一个自由人 ,是一个头脑自由,下笔自由的作家,他的作品是如此的丰富独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2004年时,哈斯基曾经走访了莫言 ,因为他当时难于理解莫言这样的一名作家居然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且还居住在一套发给军队退役军人的居所内 。莫言在访谈中平静地表示,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五十年代,大跃进,大饥荒的年代曾经因饥饿难忍而吞食炭灰,这段经历还为以后的短篇小说集《铁孩子》提供了素材 ,莫言说,是中国军队救了他, 是军队教他学会了写作,也是在军队的文艺团里他逐渐学会了欣赏艺术。作者评论说,这对法国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事。
莫言是在军队开始写作并且发表的,莫言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他依然是共产党党员,尽管他对中国共产党已经失去了信心,当记者询问是从何时开始对共产党失去信心时,莫言回答说,从1989年开始,也就是说,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之后,莫言表示,他之所以继续保留着共产党党员证,因为他不想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哈斯基表示,他当时的采访都录了音。
哈斯基评论说,莫言是一个自由人,同时也十分忠于这个将他救出贫困,并培养成大作家的国家,尽管他在作品中也不断地对这一国家的政治体制给予尖锐的批评。莫言在作品中经常辛辣地讽刺中国官场的官僚作风, 贪污腐败以及裙带关系,那些批评莫言的人们往往谴责莫言只攻击地方官僚,而从不攻击中央政府, 批评他依然保留中国农民的传统封建思想,那就是皇帝是好皇帝,问题出在奸臣身上。
批评莫言的人们还谴责他不仅从未发表任何捍卫遭迫害的中国异议人士的言论, 而且还总是站在政府的一边,例如2009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 莫言就曾经因抗议德国邀请中国异见作家与会而退出书展,也同样由于上述原因,中国国内许多异议人士都批评诺贝尔奖评委将文学奖颁发给莫言,哈斯基评论说,我们或许应该等待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仪式上将发表什么样的演讲再做定论 。
莫言的最佳作品之一《酒国》出版于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不久,作品描写的是共产党官员如何吞食烧烤婴儿的故事,作品的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莫言最近出版的小说《蛙》,更是对中国政府推行的独身子女政策的一大辛辣的讽刺 .
莫言作品的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同某些拉美作家的风格颇为相近,法国文学界也将莫言同法国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作家拉伯雷相提并论。要理解今天的中国, 理解这个经济增长令人目眩的国家中的那些被飞速的车轮无情的碾压的普通中国百姓,就必须阅读莫言的作品。
作者最后指出,诺贝尔文学奖使外界能够更加近距离的倾听莫言这一来自中国的另一种声音,这一声音不同于依然被关在监狱中的刘晓波的呐喊声,他来自位于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已经不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套。
相关日志
- 2012/10/15 -- 莫言空前 莫言绝后(动词名词什么的,最讨厌了..) (0)
- 2012/10/14 -- 朝日新闻:红色贵族(1-24) (0)
- 2012/10/14 -- 莫言呼吁释放刘晓波被消音 (0)
- 2012/10/14 -- 莫言呼吁“刘晓波尽快重获自由” (0)
- 2012/10/13 -- 日本网民如何看待莫言获奖村上落选 (0)
- 2012/10/13 -- 【段子】莫言:诺贝尔奖金准备购入北京一套120平米房 (0)
- 2012/10/13 -- 荣剑:莫言的光荣!国家的光荣? (0)
- 2012/10/13 -- 胡赛萌:莫言诺奖 休谈政治 (1)
- 2012/10/13 -- 老愚:知识界的沉默之夜 (0)
- 2012/10/12 --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了一个隐秘的文学王国 (0)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8054?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