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已经出笼”——
何培蓉曾收到这样一封电子邮件,她知道这个暗号是指被当局软禁在家的陈光诚已经逃出。身高155厘米、瘦弱、肤色较白的何培蓉,曾协助前往美国驻华大使馆寻求保护的中国“盲人人权活动家”陈光诚出逃。
她是参与协助陈光诚出逃的六人之一,并因此被警方拘留,直至本月4日才被释放。作为采访条件,何培蓉只要求记者不对外公开她的所在地,之后她向朝日新闻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这也是事发后,她第一次下定决心与媒体直接见面。
何培蓉曾在南京的职业学校从事英语教师工作,她并不是维权人士,只是一年半前偶然从互联网上了解到陈光诚的遭遇并开始关注。去年她两次开车前往陈光诚的老家山东省临沂市东师古村,但是两次都被看守村子的男子拦下,未能见到陈光诚。为了“将真相告诉世人”,何培蓉通过自己的博客,控诉了这些不公的事实。
素不相识的朋友
据何培蓉所述,“鸟儿出笼”的邮件是4月21日白天由陈光诚的朋友发过来的,当时自己在北京。参与这次营救计划的6人中有一半都素未谋面,而何培蓉被分配的工作是安排车辆并与陈光诚取得联络。22日白天,何培蓉驱车从北京出发前往山东省。
但据记者所知,截至目前为止的报道均称,陈光诚从家出逃的时间是22日晚。而何培蓉则表示:“因为不想立即被当局掌握详细情况,所以支持者们的回答都很含糊。其实他是19日晚上9点左右出逃的。”直至何培蓉23日去接陈光诚,他至少在山东省境内隐匿了三天。
杯子陷阱
根据何培蓉等人从陈光诚口中听到的内容,他为出逃已经准备了2个多月。
首先,为了避开家中监视者的注意,陈光诚利用监视者喝水离岗的短短10秒间隙,移动到了隔壁房间。
但是,负责监视他的人布下了重重陷阱——房间内各处都被放满了杯子等物品,如果目不能视的陈光诚将它们碰到地板上,就会发出声响,引起监视人的注意。陈光诚直到出逃当天才掌握了所有杯子的摆放位置,为了不让杯子翻倒,他用手摸索着移动。等终于到了外边,就攀墙逃了出来。
陈光诚战战兢兢地跑着逃出了村子。在进入了其他村子后,他一直敲门试图寻求当地住民的帮助。但是,陈光诚被当局软禁在家的事情周围的村子也都知晓,当人们看到站在门外的陈光诚时都吓了一跳。由于害怕被当局发现受到牵连,没有人敢收留他。
不过,可能因为村民们在心中还是很同情他,何培蓉说,“似乎没有人向报警”。就这样,陈光诚一个人连续17小时不吃不喝,持续逃亡。
后来,陈光诚“出了临沂市,好不容易到达了别处的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但是何培蓉对于陈光诚躲藏的地点、如何到的那里,都没有具体说明,只是说“他有了吃饭和住宿的地方”。陈光诚可能是被一名支持者收留,并与在北京的熟人取得了联系。
另一方面,从北京出发的何培蓉于23日凌晨到达了那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的陈光诚“脚虽然受了伤,不过精神状态很好”。陈光诚一上车就立即向北京出发了。在陈光诚26日受到美国驻华使馆保护为止的时间内,应该有在京的其他支持者帮助藏匿了他。何培蓉在24日晚又与陈光诚见了一面,但她称:“我参与其中的,只是带他到北京而已。”
警察请她喝茶
何培蓉于25日返回了南京,27日早上警察就来到她家,说是“一起喝茶”,她就被带走了。警察向她仔细询问了协助陈光诚逃跑的经过、联络方法和交通手段等,俨然怀疑她是策划出逃的主谋。后来警察告诉何培蓉:“你暂时不能回家”,就把她留在了宾馆。
不过何培蓉并未受到警察的暴力审讯,她称警方“很有礼貌”。据说现在有关当局也只是限制她不得离开南京,且叮嘱她到今年的秋天为止不得再去山东省和北京。
相关日志
- 2012/05/10 -- 希拉里亲自批准陈光诚进美使馆
- 2012/05/09 -- 樵夫:如何处理陈光诚事件?中共高层分歧巨大!
- 2012/05/09 -- 猫眼看人:周四下午去了朝阳医院
- 2012/05/07 -- 《华尔街日报》陈光诚事件背后的错误和混乱的信号
- 2012/05/07 -- 香港亚洲电视:陈光诚称托朋友申请护照准备办赴美留学手续
- 2012/05/06 -- RFI:港媒称陈光诚办赴美护照最快五天但仍障碍重重
- 2012/05/06 -- 美国之音:珍珠:营救陈光诚连出状况 竟出奇顺利
- 2012/05/06 -- 前员工的一封来信,非常典型 :关于陈光诚事件谈谈我的看法
- 2012/05/06 -- 珍珠接受媒体采访称未被监视,没联络陈光诚
- 2012/05/06 -- 看看这朝阳医院外的保安,天价的维稳经费居然是拿去请这种二货,外媒那么多好歹请注意国家形象咩
via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3854?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